企业之窗   服务中心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 首 页 | 求 职 | 招 聘 | 培 训 | 通知公告 | 新闻动态 | 商务周刊 | 海外择业 | 友情链接 |
  人才机构
  涉外学院
  海外院校
 
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涉外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坐落在首都北京朝阳区。学校校园规划精致,环境优雅,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学校前身为高级商业干部学校,创建于1951年,受中央贸易部和教育部双重领导。1952年,中央贸易部撤销,学校划归对外贸易部,受对外贸易部和教育部双重领导。195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由教育部委托对外贸易部领导。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系对外贸易专业并入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以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为基础成立北京对外贸易学院。1984年,学校更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6月,原中国金融学院与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划归教育部直属。学校现任党委书记王玲,校长陈准民。

    历经几代师生员工的艰苦创业和努力奋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经、管、法、文四大门类,以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国际经济法)、金融学、工商管理、外语(商务外语)等优势专业为学科特色的多科性财经外语类大学。目前,学校下设16个学院,并设有研究生部和体育部;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5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4个,硕士点39个(含2个专业学位点),本科专业34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00余人,学校还聘请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及外国专家。这是一处群英荟萃之地,老教授中名家耀眼,中青年教师里新秀辈出。大批获得政府特殊津贴、受聘担任政府学术机构成员的专家学者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大部分中青年教师在国外留学或进修过,教学科研水平高,许多人被评为省部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入选国家优秀人才培养工程。
    
学校现有各类学生1万余人,其中在校本科生7700余人,研究生2800余人,来华留学学历生800余人。学校培养的学生一直以专业知识和技能扎实、外语娴熟、思维活跃、实践能力强而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的外贸、金融、三资等行业领域及国家机关、中国驻外商务机构,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尤其是经贸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的学术研究在我国对外经贸科研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设有30多个研究单位,其中中国WTO研究院是全国唯一的研究世界贸易组织的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图书馆文献总量150余万册(件)。学校主办并公开发行多种学术刊物,其中《国际贸易问题》、《国际商务》、《日语学习与研究》等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学校出版社每年出书百余种,在高校出版社中享有较高声誉。学校也是国家培训高级经济管理干部的基地之一,设有政府委托或与外国合办的10个高级在职培训机构。
   
学校于198911月在国内率先成立了校董会。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任首届校董会主席,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中华总商会荣誉会长霍英东等任名誉主席,第二任校董会主席是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校董会的建立,对于学校的建设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和支持:政府机构、企业家、财团、大公司等纷纷向学校捐资设立基金或奖学金,许多国际著名的跨国企业成为学校的赞助团体。目前,社会力量在学校设立的奖学金、奖教金等已达20多项,院系级基金则更多。学校与美、英、法、德、日、俄、意、澳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不断开展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面向世界办学的特色更加鲜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于19956月合并、组建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五十余年来,学校以培养“崇德尚能,经世济民”之才为己任,经过几代首经贸人自强不息地开拓和建设,已经成长为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六大学科,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要特色和突出优势,各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多科性财经类大学。

学校本部位于丰台区花乡,地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丰台园内,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为主,红庙校区位于朝阳区红庙,地处中央商务区(CBD),以留学生和成人教育为主。校园占地总面积48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6.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20余万册,拥有中外文期刊2600多种。

本科教育设有34个专业,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下设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7个硕士点及MBA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设有经济学院、劳动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城市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信息学院、人文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统计学院、财政税务学院、法学院、华侨学院、外语系、体育教学部、对外文化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MBA专业硕士管理办公室等教学单位。

 

学校现有在籍学生22000余人, 其中本科生10100余人,专科生300余人,研究生1800余人,留学生500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9000余人。学校拥有一支力量较强、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1651人,专职教师7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2%,其中教授、教研员等正高职专业技术人员10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等副高职专业技术人员267人,讲师、助理研究员等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85人,助教、教员55人。博士生导师29人,硕士生导师225人。

 

    中国对外贸易学院是经政府相关部门批准的全日制高等学府,是培养具有管理决策能力、项目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高等学府,中国对外贸易学院凭借其本身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为各类在校人员和在职人员提供灵活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其目标是培养人才实际应用能力,为其在激烈竞争中取胜提供保证。今天的管理环境需要能认清全球趋势,并能成功做出反应的各类管理和技术人员。学院清楚地预见了不断变化的趋势,并提供了相关课程学习和全新的解决方案,提升了学生的竞争力。
  学院下设行政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航空管理学院、国际商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旅游学院、政治学院、研究生院、成人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开设了20个研究生、30个本科和20个专科专业,专业涵盖文、理、工、管、教、史、经等七大学科。目前已与44个国家(地区)的行政院校和有关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对外贸易学院是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会员和该组织负责亚洲地区事务的单位,是亚太地区行政院校会员单位。学院已聘请了20余位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家的高级官员和资深专家担任名誉教授。学院每年都派出优秀学员赴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等国进行短期培训, 经过多年来办学经验的积累,不断探索与开拓,打造了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职业技能培养为导向的特点。在扎实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学校根据社会行业的需求及要求,增强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学生在取得毕业证的同时并可获得国家承认的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真正的实现了一专多能,多能多证,毕业即就业的目标。
 
  中国对外贸易学院遵循以学历教育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模式,与国内外众多院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几年来学院共培养专科、本科、研究生毕业生逾万人,就业率达到 90% 以上。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复合型人才,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学院采用现代的管理方法,由中外教育管理专家联合组成学院行政领导机构,中外著名教授共同组成学院学术指导委员会,实现中外教育模式的优势互补。主讲教师全部由有造诣、有名望、有教学经验的专家和教授担任,师资层次高,阵容强大。  学院坚持教育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本位,设置社会急需的热门专业。强调素质教育、突出能力培养,并与国际现代教育接轨,培养了大批国内外急需的现代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 
  发展目标(Development targets——建立拥有鲜明CNCE特色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树立以质量求名校,即——“不以规模的盲目扩大求发展,而是以毕业生的专业素质、教学质量以及社会的高度认可产生的良好效益为依托求发展的指导思想;培养能被社会高度承认的人才;并最终把学院建设成为中国最好的最权威的以财经类专业为主的综合性教育机构。
  发展重点(Develop priority——向招生要规模;向教学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率;向服务要美誉。根据学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各专业发展目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逐步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逐步完善以专业性强、技能性强和实践性强为主要发展方向和目标的课程体系,博采众长,逐步形成具有学院财经鲜明特色的办学模式、办学体系。
  培养特色(Train a characteristic——坚持三个结合,突出专业优势,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下,发挥管理专业的优势,把我院学生培养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重的优秀人才。

 

    北京外国语大学座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在三环路两侧分设东西两院,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教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外国语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后发展为延安外国语学校,建校始隶属于党中央领导。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归外交部领导,1954年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59年与北京俄语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1980年后直属国家教育部领导,1994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校现设有14个学院:英语学院、俄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国际商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亚非学院、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院、专用英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培训学院;7个直属系部:德语系、法语系、日语系、阿拉伯语系、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系、计算机中心、体育教研部;40个研究中心(所):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日本学研究中心、外国语言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欧洲语种群和亚非语种群;另有信息技术中心、图书馆等教学辅助单位。学校编辑出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和《国际论坛》三种全国核心刊物,此外还出版《英语学习》、《俄语学习》、《德语学习》、《法语学习》等刊物。学校有全国最大的外语类书籍、音像和电子产品出版基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学校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文、法、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其中外国语言文学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具有传统优势的特色学科。目前学校开设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瑞典语、葡萄牙语、柬埔寨语、越南语、老挝语、缅甸语、泰国语、印尼语、马来语、僧伽罗语、土耳其语、朝鲜语、斯瓦希里语、豪萨语、波兰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匈牙利语、罗马尼亚语、保加利亚语、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阿尔巴尼亚语、芬兰语、乌克兰语、荷兰语、印地语、乌尔都语、波斯语、希伯来语、挪威语、冰岛语、丹麦语、希腊语和菲律宾语共计43种外国语课程,其中11种语言是国家唯一学科点。
   
学校开设专业56个,覆盖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五个学科。学校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涵盖43国语言,11个二级学科);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即翻译(口译和笔译)和汉语国际教育;1个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4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即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语言文学。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即俄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

    学校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2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学校共承办了11所海外孔子学院,位于欧、美9个国家。它们是:德国纽伦堡孔子学院、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比利时布鲁塞尔孔子学院、列日孔子学院、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意大利罗马大学孔子学院、波兰克拉科夫孔子学院、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孔子学院、捷克帕拉斯基大学孔子学院以及美国夏威夷大学孔子学院。

    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8000平米;图书累积总量1275473册(其中纸质图书累积量1014627册、电子图书累积量260846册),期刊合订本累积总量24199册(其中纸质期刊合订本累计量4201册、电子期刊累积量19998册),生均拥有文献(不含电子文献)216册,生均拥有文献(含电子文献)249册。

    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培养外交、翻译、经贸、新闻、法律、金融等涉外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国家培养了7万余名高质量的涉外人才。仅以外交部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的校友中,仅在外交部工作、先后出任驻外大使的就有350多人,出任参赞的近600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因此赢得了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美誉。(信息数据截至20081231日)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于1964年创立的,是一所以外国语言文学为主体学科、以旅游管理为特色学科,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哲学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教学型大学。秉承明德、勤学、求是、竞先的办学理念,立足北京,服务首都,辐射全国,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外事、旅游、经贸、文化等方面的国际性应用型人才。

  学校教学科研机构主要有英语学院、日语学院、俄语系、德语系、法意语系、西葡语系、阿拉伯语系、朝鲜语系、翻译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传播学院、法政学院、继续教育与国际教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英语教学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体育教学部、旅游发展研究院、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所。

   学校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阿拉伯语、亚非语言文学(韩国语)、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旅游管理、企业管理、国际贸易、美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3个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24个专业招收本科生,包括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朝鲜语、翻译、旅游管理(含第二学士)、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含第二学士)、国际文化贸易、金融学、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对外汉语、国际政治、法学、汉语言(留学生)。学校面向海外招收留学生,包括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语言进修生。此外,学校还设有成教本、专科教育以及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教育等。现有各类在校学历生近万人。

  学校拥有一支年龄、学历、专业、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800余人,其中200多名教师具有高级职称,绝大多数教师曾在国外进修或攻读学位后归国任教,学校还常年聘请60余名外国专家在校任教,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拥有众多规格不同、性能各异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主要有语言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多媒体教学实验室、新闻学实验室、金融模拟实验室、旅游规划与策划实验室、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同时还建有校园网、电视台和地面卫星接收系统。图书馆藏书丰富,设有大型期刊阅览室、专业阅览室、电子阅览室以及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学校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类体育场馆齐备,为广大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与全国外事、旅游及经贸等行业和部门有着广泛的联系,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形式多种多样,并与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加拿大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高等院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关系,还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从而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社会实践以及人才交流提供了良好条件。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校秉承明德、勤学、求是、竞先的办学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坚持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学校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毗邻北京中央商务区(CBD),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校园环境幽雅。

 

    北京国际商务学院1994年经北京市教委批准(1994成教社字134号)成立的一所国际化的、综合性全日制高校。是国家首批获得中外合作办学资质并具有招收外籍学生资格的高等学府。经北京市教委评估为办学合格高校。荣获中国十大优秀民办高校最佳师资力量学校首都大学生就业模范学校素质教育优良学校、诚信办学社会满意学校等称号。

    随着学院的不断发展,学院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北京国际商务学院已经逐渐成为广大同学和家长一致信赖并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规范化高等学府,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有关人士的鼎力支持。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卢嘉锡、廖汉生,原国家经贸委主任、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袁宝华等领导先后来校指导工作并题词,原国务委员陈慕华为学院题写了校名。

    学院以中外合作、出国留学为特色,以培养具有坚实英语基础并具备开拓创新能力、商务运作和决策能力的现代商务管理人才为主要目标,下设国际学院、国际贸易学院、金融学院、影视学院、现代管理学院、外语学院、文法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艺术学院、海乘航空学院、动漫学院、公共健康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等10余所二级学院。同时,学院坚持教育改革,以市场、就业为导向,以社会、企业为本位,设置市场急需的70余个热门专业。目前拥有出国学生及其他各类专业在籍学生6000余人。

    学院突出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密切与国际教育接轨,引进国外最先进、最完备的教学和管理模式,现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瑞士、新加坡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每年输送大批学生出国留学。在国内,学院与全国200多家社会团体、企业集团建立了定向委培关系,培养的学生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学院北校区座落在北京市高教园回龙观育荣国际教育园区。毗邻2008年奥运会主会场和奥运村,与众多高教名校为邻,占地1000余亩,紧临乘铁13号线回龙观站,交通极为便利。回龙观校区以生态园林为特色,校园绿树成荫,四季常青,读书环境幽雅。学院东校区位于北京东燕郊经济开发区内,有京通快速直达。两个校区均设有高档学生公寓、大型连体教学楼、大规模的计算机教学中心、多功能语音中心、多媒体教室、图书阅览室、体育运动场、学术报告厅等现代化设施,充分满足教学需求;浴室、餐厅、医务室、超市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学习、生活环境得天独厚。

 

    上海外国语大学创建于194912月,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211工程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一所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多能力、国际化人才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具有严谨的校风、教风、学风,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

    学校现有虹口、松江两个校区。虹口校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占地254亩,环境优雅。松江校区位于上海松江新城,占地800多亩,环境优美。

    学校拥有完备的专科、本科、研究生、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留学生等各级各类的教学体系和科研院所。设有34个本科专业(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波斯语、朝鲜语、泰语、葡萄牙语、希腊语、意大利语、瑞典语、荷兰语、越南语、乌克兰语、希伯来语、印度尼西亚语、翻译学、对外汉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法学、国际政治、教育技术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会计学、汉语言文学、印度尼西亚语、公共关系学),23个硕士点(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际关系、国际贸易学、企业管理、教育技术学、新闻学、欧洲语言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交学、翻译学、亚非语言文学、传播学、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翻译学、国际关系、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外国语言文学),1个博士后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 1个国家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东研究所),1个国家级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希腊语),2个全国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阿拉伯语语言文学),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阿拉伯语、国际关系)。目前,全校共有研究生1100多名,全日制本科生5900余名,专科生800余名,留学生1200余名。

    学校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育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300多名教授、副教授,以及大批学有所成的中青年讲师。科研成果不断涌现,论文、专著、教材、工具书在国家级评选中多次获奖,并有多种有影响的刊物在国内发行。

    学校坚持抓好外语基础教学,优化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扩大专业口径,拓宽专业方向,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建立全新的教学和管理体制。专业结构设计总体分为复合型(语言+专业)、双语型(少数语种+英语)和方向型(英语+专业方向)三大类。本科生设立导师制,实行学分制和主辅修制。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一些国家的领导人先后来我校访问,许多国内外著名人士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每年还派遣优秀学生赴国外留学,学生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论坛。

    学校设立多项奖学金、贷学金、帮困补助,提供勤工助学,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生依托专业优势,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学生受到良好的文化和艺术熏陶。

    学校努力培养外语基础厚实、专业口径较宽、具有鲜明特色的复合型人才,注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其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明显优势。

    上海外国语大学建校五十多年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的高质量外语人才与复合型应用专业人才,遍布世界五大洲。进入新世纪,上海外国语大学正朝着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多科性国际化研究教学型的外国语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建立于1960年。原为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直属高校,1994年划转由上海市人民政府领导。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为华东地区唯一的一所涉外商科大学,具有从事国际商务高等教育的悠久历史、鲜明特色和传统优势。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拥有一支国际商务专业理论功底深厚、与国内外商务界有密切联系、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尤其是,近几年来,已形成一支具有创新开拓精神、善于及时跟踪国际经贸发展前沿成果、能用双语进行教学和科研、能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四十多年来,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他们中许多人已成为我国对外经贸企业界的领袖人物、国际跨国公司或涉外企业的精英骨干,在世界经贸舞台发挥才干。
    20
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适应上海以及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及时调整学科、专业领域,将培养目标从单一的为国有专业外贸公司培养外销员转变为瞄准大经贸大商务格局,为国家培养能适应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贸易不同领域需要的各类国际商务专业人才。
   
当前,针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的新形势,学校还将不断调整、开拓新的学科、专业领域。

 

    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技术、经济与管理为特色,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和理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

    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轫于上海,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开创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1912年成立吴淞商船学校,1928年更名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9年交通部在沪组建上海海运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为更好地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国家航运事业发展,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上海海事大学主体搬迁临港新城。20041119日,新校建设破土动工,并于200810月基本建成。校园占地面积133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绿化率52%,水域面积8万平方米。新校区及其完善的功能配套设施将成为学校更好地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中国和世界海运事业发展服务的一个新的平台。

    学校设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点(MBAEMBA;工程硕士,包括8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法律硕士),43个本科专业,15个高职专业。拥有集装箱供应链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航运仿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航运技术与控制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海事大学海商法研究中心、上海航运物流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研究方向)等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挂靠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航海技术、物流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轮机工程),6个部市级重点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轮机工程、港航电力传动与控制工程、物流工程与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10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设有水上训练中心,拥有万吨级育锋教学实习船,天鹰天琴两艘无限航区远洋训练帆艇及29艘水上训练艇。

    2008年以来,年度科技经费超过2.0亿元,获一批国家级科研项目及部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现设有商船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物流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海洋环境与工程学院、法学院、中荷机电工程学院、文理学院和徐悲鸿艺术学院等二级办学部门。在20000余名全日制学生中,有本科生14000余人,各类在校研究生2500余人。在近900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1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超过35%。学校致力于培养国家航运业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已向全国港航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输送了5万余名毕业生,被誉为高级航运人才的摇篮

    与世界海事大学、西澳大利亚大学、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和荷兰泽兰德大学及美国圣马丁大学等院校进行合作办学。与荷兰鹿特丹伊拉斯穆斯大学、波兰格丁尼亚海事大学、新加坡理工学院、日本东京海洋大学、日本神户大学、韩国海洋大学、埃及阿拉伯科技与海运学院、美国加利福尼亚海运学院、美国缅因海运学院、美国麻省海运学院、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海运学院、英国利物浦摩尔斯大学等院校签署了合作协议。此外,学校还与英国剑桥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德国汉堡应用技术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海运学院、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工会、日本邮船株式会社、丹麦诺登轮船公司、意大利船级社、法国布雷斯特科技园区、美国福茂集团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中国新加坡经贸合作网站信息采编中心和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合作网站信息采编中心设在我校。

    学校将立足航运,依托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为建成世界高水平的海事大学而努力奋斗。

 

    天津外国语学院是一所多语种、多学科、多层次、开放型的高等院校,是全国八所独立设置的高等外语院校之一。学校始建于1964年。现有2个校区:马场道校区和滨海校区,总占地面积 1040.12 亩。其中,马场道校区地处市中心,坐落在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占地面积192.12亩,校内建筑多为西欧古典风格,造型高雅,校园环境整洁幽静,是天津十景的标志性建筑群之一;滨海校区坐落在滨海新区的大港高教生态园区内,占地面积848亩,校园宽阔,湖光映翠,景色秀丽。校园整体建筑面积31.7万平方米。
  经过几代天外人的奋力拼搏,学校已逐步发展成为一所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型高等院校,成为天津市乃至全国外语、外向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以及传播多元文化的重要基地。
  学校目前下设的教学单位有:研究生部、英语学院、日语学院、亚非语学院、西语学院、国际商学院、汉文化传播学院、涉外法政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教育技术系、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基础课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应用外语教学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等15个教学单位。设有28个本科专业:英语、日语、德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朝鲜语(韩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斯瓦希里语、阿拉伯语、对外汉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法学、国际政治、教育技术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闻学、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翻译、广告学专业。现有英语、日语、法语、俄语、德语、西班牙、亚非语、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外国哲学、世界经济等12个硕士点;现有2个天津市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和1个市级重点建设学科——俄语语言文学。
  学校拥有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D?D天津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下设翻译研究所、美国研究中心、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所等8个研究机构。学校拥有天津市外语教学实验中心,利用外语优势资源,以音频、视频教学资源的采集与制作为系统,为全市及华北地区外语教学服务。学校编辑出版并公开发行《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和《世界文化》两本颇有影响的杂志。学校还设有考试中心、留学中心、翻译中心、培训中心和外语音像出版社。另外,学校还拥有按新机制办学独立设置的滨海外事学院,拥有两所附属中学、两所附属小学和一所附属幼儿园。
  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电化教学仪器设备。各类实验室63个,其中市级实验室1——天津市外语教学实验中心,语言实验室36个,专业实验室18个,计算机实验室9个。多媒体教室72个;开放视听阅览室2个;拥有两套国际标准的同声传译实验室;拥有11个语种、23套国际卫星电视接收系统,所有教研室和教室均可接收卫星电视节目。校园内建成了与中国教育科研网千兆连接的快速以太交换网,形成了覆盖两个校区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光纤主干节点达18个,总信息点达5000个。学校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校园网络平台和国际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作用,实现教育资源的共知、共享。学校图书馆藏书107.68万册,实现了文献信息服务网络化、读者服务个性化、服务手段多样化。学校建有2块标准田径运动场、14块篮球场、8块排球场、12块网球场、1座网球馆及1座健身房等体育设施;1.1万平方米的综合体育馆已经开工建设。
  截至目前,学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9080人,其中本科生8432人,研究生648人;生源覆盖28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7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280余人,外籍教师40余人;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为80%
  学校目前已同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朝鲜、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15个国家的65个学校、团体和教育组织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学校积极探索“3+1”“2+2”“4+1”等国际合作办学模式。每年平均派出学生百余人次。另外,学校还委托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培养博士师资。
  几十年来,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广开办学渠道,高质量、全方位地培养了各类高级外语人才和其他专业人才,在开展教学科研、拓展专业方向、探索办学模式、培养学生规格、建设师资队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扩大对外交往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培养出的本、专科生和研究生4万余名,为天津市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对外开放、国际交流、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在学校正在紧紧围绕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坚持以特色发展带动内涵发展,促进和谐发展,进一步把做强、把做大,加快高水平外国语大学的建设步伐。

 

    天津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成立于2001430日,是由天津市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天津市唯一一所经贸外语类的全日制高等职业学院,隶属于天津市商务委员会和天津市教育委员会领导。前身系创建于1960年的天津对外贸易学校,迄今已培养了数万名毕业生。他们在国有、民营及中外合资的外经贸企业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毕业生的足迹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我市乃至全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学院坐落于河西区梅江生态居住区珠江道86号,占地面积244亩,同时控规122亩,建筑面积10 万平方米。学院拥有现代化的信息中心;兼具教学、管理与信息交流功能的校园网络,包括千兆教学校园网、监控网、卫星电视系统、计算机中心、语言中心、校园无线广播电台、校园一卡通;多种专业的实训中心;采用微机管理的藏书近50万册的现代化图书馆。学院生活、体育设施完善,建有舒适的学生公寓、外国专家公寓、礼堂、400米跑道标准运动场、体育馆、网球场、篮、排球场等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

    办学理念。贴紧开放、同步化服务;预见走势、前瞻性育人;打造品牌、特色化办学。办学定位。不贪大,只求精;不贪全,求特色;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求可持续发展后劲。办学原则。确保就业率、巩固签约率、坚持专业对口率、提高岗位稳定率、促进岗位收入增长率。办学方式。三个接轨校内教学与岗位业务零距离接轨;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轨;毕业与就业零距离接轨六种模式“‘两段、四结合培养模式;三个一、四瞄准行业导向模式;订单培养模式;企业特色班模式;顶岗实习模式;精英示范模式。导向模式。一个系对准一个行业, 一个专业对准一个集团,一个教师对准一个师傅;瞄准市场设专业;瞄准岗位定课程;瞄准企业建基地;瞄准服务搞科研。

    学院实行三级管理、四级目标责任制,设有五系、三部、三个中心和十七个职能部门,即经贸外语系、国际贸易一系、国际贸易二系、商务管理系、会计系、基础课教学部、社会科学教学部、体育课教学部、信息中心、实训中心、培训中心、学院办公室、财务处、人力资源部、教务处、学生处、服务外包办公室、招生就业处、教学研究督导室、资产运作与基建办公室、设备处、公寓管理处、图书馆、国际交流处、保卫处、后勤处、团委、工会。 

    学院开设商务英语、应用日语、应用德语、应用法语、应用韩语、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实务、商务经纪与代理、报关与国际货运、物流管理、国际金融、市场营销、旅游管理、文秘、酒店管理、会计、税务(税务代理)十七个专业。专业类型基本涵盖了外经、外贸的主要领域,专业互补性强,结构合理。现有在校生7000余名,积极为滨海新区的人才需求提供优质服务。

    学院重视党、团、就业指导、公寓管理、辅导员、班主任等团队的思想政治建设;全面推进以学生和谐发展为目标、理想信念为核心、爱国主义为重点、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德育系统工程,积极开展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知荣明辱、党课团课等方面的系列教育;以四十多个社团为载体,营造健康校园文化;以五四文化节、健康体育节、外语文化节、公寓文化节、可口可乐美食节等品牌节日为契机,营造多彩校园文化;以军训、公益劳动、支援西部等责任教育为引领,营造主流校园文化;以师生国际交流为熏陶,营造高雅校园文化;同时加大对困难生、住校生、毕业生等特殊群体的悉心关怀,全方位建设和谐校园。

    学院连续多年为华北、西北、东北地区外经贸千名在职干部提供全面轮训;为本市纺织集团、渤海化工集团、机电集团、一轻集团、二轻集团、冶金集团、佳能集团、北方集团、利和集团、外运集团、网通集团等几百家企业的万名外向型业务人员提供外语、国贸实务、商务礼仪等专项技能培训;为支援新农村建设,学院免费为静海县160余家企业进行出口跟单信用证600条款运作的技能培训。2008年,学院紧紧抓住天津成为全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重大机遇,积极创造条件天津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成为本市第一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

    多年来,学院依靠精湛的外语外事能力广泛开展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教育交流。院长担任全球教育工作者组织的核心成员。近十年来,学院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伦敦克兰弗德社区学院、丹麦弗雷德里克斯伐克大学等知名院校建立了姊妹院校关系,坚持开展定期的师生互访和短期培训活动;与日本国书刊行会合资举办了国书外国语专科学校,成功地构建起对外开放、立体交流的国际化办学新模式。学院于2002年和2006年举办两届职业教育国际论坛,来自40多个国家的百余名学者研讨广论职业教育新时期的经验与挑战,将中国的职业教育展示给世界。学院邀请丹麦大学无伴奏合唱团两次来中国演出,40名艺术家不仅唱醉津门而且轰动上海和海南。

 

    大连外国语学院坐落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是辽宁省省属外国语高等院校,拥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是1964年在已故的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成立的,时为大连日语专科学校,1970年更名为辽宁外语专科学校,1978年更为现名。四十五年来,学院秉承崇德尚文、兼收并蓄的校训精神,遵循育人为本、质量至上、突出特色、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目前已经建设发展成为以外语为主,以国际化办学为特色,文、管、经、工、法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型外国语大学。
    
学院现占地面积1574亩,校舍建筑总面积52.9万平方米,有中山和旅顺两个校区。两个校区规划布局合理、校园环境优美、校舍数量充足,各类功能的教室齐备,生均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充分体现了现代化、人文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特点。学院图书馆建筑面积3.5万多平方米,馆藏文献总量达125余万册。其中,外文图书80余万册,占馆藏文献总量的65%。校园网设备先进,为学校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院是教育部直属的考试中心和出国留学人员培训基地、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辽宁省高层次人才培训基地、辽宁省二十一世纪人才开发培养国际合作工程培训基地,教育部指定的20余种专业考试的考点。学院2004年被辽宁省人民政府评为文明单位,2005年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第一批安全文明校园,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学院下设日本语学院、英语学院、应用英语学院、俄语系、法语系、韩国语系、德语系、中西拉美学院、国际艺术学院、国际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文化传播学院、软件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汉学院、社会科学部、公共外语教学部、体育教学部、计算机教研室等18个教学机构,有23个本科专业,11个硕士学位授予点,覆盖日、英、俄、法、韩、德、西、阿、意、葡10个外语语种。其中,日语专业为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朝鲜语专业为教育部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日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为辽宁省重点学科,西班牙语语言文学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日语、英语、俄语、朝鲜语、德语专业为省级示范性专业,新建的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专业填补了东北地区人才培养的空白。近年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绩,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学院的同声传译实验室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学院主办的《外语与外语教学》属于全国外语类核心期刊,《日语知识》为国内日语界最具影响的杂志之一,《英语知识》连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等主管单位评为质量优秀期刊
    
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工近1000人,教授、副教授300余人,常年聘请来自15个国家9个语种的外籍教师60余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0人,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省创新团队20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3人,省级专业带头人3人,省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人,省市优秀专家12人,市级以上优秀教师6人。
    
学院现有各类在校生2万余人,其中研究生800余人,本科生12000余人,专科生900余人,外国留学生900余人,成人教育、各类培训生8000余人。2003年以来,我院学生共有500多人次在国家、省市及地区各类专业比赛中获奖。奥运会、残奥会、夏季达沃斯、亚欧经济部长会议、大连国际服装节、大连国际啤酒节等重要国际大型活动上都活跃着我院学子的身影。近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4%以上,毕业生活跃在外交、外经外贸、旅游、教育等各条战线。建校以来,学院共有80多名毕业生先后进入国家外交部工作,被誉为京外高校中考入外交部人数最多的高校
    
学院汇聚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坚持开放式办学,国际化办学特色鲜明。近年来,与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加拿大、英国、埃及、突尼斯、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的13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以“2+2”“3+1”“211”“5+1”“4+2”等多种模式联合培养本科生、本硕连读生,进而延伸到博士生的培养,并实现语言+专业的成功对接,真正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学院共接受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长、短期留学生,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留学生教育基地。2008年,我院成为国家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接收单位,是除教育部属院校外的几个为数不多的地方性院校之一,并荣获大连市政府颁发的留学生工作特别贡献奖。与俄罗斯国立远东大学开展的“22”合作项目被列入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前总统普京共同签署的中俄教育领域合作执行计划,成为两国政府间项目;在俄罗斯、日本先后建立了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孔子学院和冈山商科大学孔子学院,传播中国文化,积极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学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面工作,坚持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国际化的特色办学之路,高度重视学科和专业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位居国内同类院校前列的多科型外国语大学。
    
大连外国语学院是外语人才的摇篮,通向世界的桥梁。

 

    大连海事大学(原大连海运学院)是交通运输部所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航海学府,是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

    大连海事大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解放前,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历尽艰辛,几度中断。解放以后,高等航海教育得以迅速发展。1953年,由上海航务学院、东北航海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时为我国惟一的高等航海学府。1960年,大连海运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国际海事组织(IMO)在学校设立了亚太地区国际海事培训中心;1985年,世界海事大学在学校设立分校;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大连海事大学,江泽民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1997年,被国家批准进行“211工程重点建设;1998年,学校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国家港务监督局和挪威船级社(DNV)的认证,成为我国第一所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DNV三个认证规则证书的大学;2004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检查,并获得优秀;2006年,交通部、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就支持加快大连海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达成了共建协议。通过不断地建设和发展,学校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等方面已居于世界同类院校的前列。

    大连海事大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国内外所享有的声誉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1993年,江泽民、温家宝、曾庆红、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了大连海事大学。江泽民同志亲笔为学校题词坚定、严谨、勤奋、开拓,建设世界第一流的高等航海学府!”2009年,学校成功举办了中国高等航海教育暨大连海事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活动,李长春、张德江、刘延东、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学校致信或题词祝贺,刘延东、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视察了学校。

    大连海事大学位于中国北方海滨名城大连市西南部。学校占地面积13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6.2万平方米。学校拥有设施和功能齐全的航海类专业教学实验楼群、航海训练与研究中心、水上求生训练馆、教学港池、图书馆、游泳馆、天象馆等;拥有航海模拟实验室、轮机模拟实验室等40余个教学科研实验室,拥有2艘远洋教学实习船。

    大连海事大学设有航海学院、轮机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交通运输管理学院、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法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系、物理系、体育工作部、专业学位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船舶导航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航运发展研究院等16个教学科研单位,设有48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25000余人,同时招收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并校50余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近6万名,其中大多数已成为我国航运事业的骨干力量。学校还为7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培训留学生及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4000余名。

    学校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含自主设置4个)、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6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其中含自主设置4个),4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法律硕士(J.M)、工程硕士(11个领域)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现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9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省级紧缺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大连海事大学拥有一支整体素质好、层次结构较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249名,博士生导师(含兼职)150名,聘任二级教授36名,三级教授69名,并涌现了大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在海上交通工程、航海信息工程、船舶智能化、船舶动力系统及节能技术、船机修造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海洋环境保护、海事法规体系等领域,集中了一批专业理论深厚、科研能力较强的知名专家、教授和学术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骨干。学校还聘请共享院士5名、长江学者”3名、讲座教授62名、客座教授336名,通过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实质性工作与交流,使大连海事大学师生能够近距离接触各学科前沿理论,进一步拓展了视野,活跃了学术气氛。

    大连海事大学十分注重对外交往和校际交流。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俄罗斯、美国、日本、英国、韩国、澳大利亚、瑞典、埃及、越南、斯里兰卡等国家的50余所国际著名院校、单位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在合作办学、互派访问学者和留学生、合作科研等方面一直保持着实质性联系,合作的领域正在不断拓宽。20053月学校与世界海事大学合作举办培养的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班首次招生,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国际合作办学层次。学校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国际航海工程学院建立了我校校区,并于2007年在斯里兰卡开始招生,实现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首次输出。学校还与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保持了长期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劳工组织(ILO)、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IAMU)、亚太航海院校联合会(AMETIAP)、国际航海教师联合会(IMLA)、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南亚国家联盟、国际航运协会(ISF)、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以及马士基(MAERSK)、日本邮船(NYK)等世界著名的航运公司。学校还积极开展教育创新,不断拓宽办学渠道,引进教育资源。

    新百年、新海大、新征程、新贡献,大连海事大学在交通运输部、教育部和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瞄准新目标,践行学汇百川,德济四海的校训,传承坚定、严谨、勤奋、开拓的海大精神,弘扬同舟共济,艰苦卓绝,科学航海,爱国为根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承载使命,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学校建设成世界一流的高等航海学府,并向着具有鲜明航运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努力奋斗!

 

    西安外国语大学创建于 1952 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 4 所外语院校之一,是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的普通高校。其前身是西北大学俄语系、兰州大学俄语系、中共西北局党校俄文班合并组建的西北俄文专科学校,招收俄语专业本科生, 1958 年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学院。 1979 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1986 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正式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2006 2 月, 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经过 50 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实现了由单科外语院校向突出外语特色,以人文学科为主体,社会学科、管理学科和理学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外国语大学的转变,是国家西部重要的外语人才培养基地,在西北地区的外语教育教学和研究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现有 4 个校区,总占地面积 1593 亩,建筑面积 64 万平方米。学校办学基础设施完善,教学设备先进,多媒体网络教室、语言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同声传译室、模拟导游实验室、新闻采编实验室等现代化设施齐全。先进的卫星接收系统可接收不同语种国家电视节目。图书馆实行计算机管理,并建有大型电子学术期刊文献库。

  学校现有 27个院、系、部等教学机构, 39个本科专业, 7个辅修专业, 与国外三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为陕西省重点学科;英语、俄语专业为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 , 英语、德语、法语、俄语和日语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 , 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欧美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学校为非通用语提前单独招生院校和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单位。现有硕士研究生、本专科生、外国留学生及各类培训学生 2.4 万余人。学校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建立了教学水平评估、素质教育评估体系和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004 11 月,学校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19 个二级评估指标中 17 个被专家组评为优秀。 2007 10 月,在教育部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获得优秀。

  学校科研实力强,设有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外语教育研究所、人文地理研究所等 22个学术和研究机构,还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合作共建 国际教育交流研究中心,形成了较为完整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外语及跨学科科研体系,承担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及外国文化部资助的科研项目,出版了高质量的大型辞书、专著、译著、论文和教材。学校创办的《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人文地理》等学术刊物是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和中国地理学核心期刊,其中《外语教学》、《人文地理》杂志入选 2008 — 2009 年度 CSSCI 来源期刊。

    学校坚持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先后与国(境)外 118 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先后被教育部确定为富布莱特项目定点院校、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来华留学生委托培养单位。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欧亚大学建立了陕西省高校在海外创办的第一所孔子学院。与 澳大利亚、日本、法国、西班牙、加拿大等 19 个国家和地区的 75 所学校实施本科生、研究生 " 双校园 " 培养项目。与美国洪堡州立大学合作 创办了西外洪堡学院,与法国巴黎摩达尔时装艺术设计学院合作创办了西外巴黎时装艺术设计学院。在韩国文化院、韩国驻华使馆、韩国驻西安总领事馆支持下成立了西安外国语大学世宗学堂。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歌德学院合作建立西安外国语大学歌德语言中心。学校还在新加坡和英国还建有 2 个学生实习基地。近 4 年来,学校共派出 1098 名学生出国留学、实习。

    学校是西北出国留学人员的培训基地。教育部早在 1979 年就在学校设立了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培训部。近 30 年来先后培训各类出国留学人员 55 期,共计 86000 余人次,其中国家公派留学人员 2820 余人次,单位委托定向培养 30000 余人次,高级职称以上占到 80% ,他们中有两院院士、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企业家等。 2007 12 月,学校与美国普城英语集团联合成立秦苏珊英语中心。 2008 3 月,学校又与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合作建立了出国留学培训基地。

    为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学校将紧抓国家高等教育大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 " 立足陕西,服务西北,辐射全国,面向世界 " 的办学方针,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建设一流的多科性综合外国语大学而努力奋斗。

 

    四川外语学院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简称川外SISU),始建于19504月,是在周恩来、邓小平、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创立的,历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俄文训练团、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俄文大队、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俄文系、西南俄文专科学校和四川外语学院等五个发展时期。郭沫若亲笔题写四川外语学院校名。

    学校位于中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坐落在嘉陵江畔、歌乐山麓,占地1000余亩,环境幽雅,景色秀丽,是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的园林式单位。

    学校经过近60年的发展,已从最初专业单一的俄语专科学校发展成为拥有俄语、英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朝鲜语、意大利语、印地语、越南语和翻译、法学、新闻学、外交学、广播电视新闻学、金融学、广告学、对外汉语、汉语言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政治等语种和专业,包括研究生教育、本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及强化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办学的外国语大学。学校现有19个系部(二级学院),2个独立学院,25个本科专业,17个硕士点,有托福雅思德福“GRE”“HSK”日本语能力等级考试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NAETI等考点,是重庆市干部外语培训基地。

    学校充分发挥外语教育优势,以文学学科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8万余名高级涉外人才,许多校友业已成为各行各业及所在单位的精英或骨干。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文理兼收,现有在校学生9000余人。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多年来,研究生就业率为100%,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学校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强的师资队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超过教师总数的65%,多数教师曾在国外讲学、进修或研习。学校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市322人才工程二层次人才,省级教学名师,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重庆市优秀教师,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等一批专家学者和先进模范。学校常年聘请外籍教师和专家执教。

    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建设课程与重庆市首批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韩国、古巴、埃及等国家的40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与国内兄弟院校在师资培训和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方面具有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学校有外国语文研究中心和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两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外语学院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重庆市一级期刊,是外语界科研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之一。学校科研成果丰硕,出版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专著、词典、译著和教材;部分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教育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CSSCISSCIA&HCI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收录。

    学校图书馆藏有外国语言文学原版图书、语言类工具书等各类图书10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近3000种。学校拥有西南地区最完善的外语教学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校秉承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校训和守责、求实、开放、包容的川外精神,坚持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治校方略,扎根重庆、立足西南、服务全国、走向世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大学。学院坚持以发展为重点,改革为动力,就业为导向,优化办学结构和资源配置为突破口,紧密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专门应用型人才。 弘扬“构建特色贸院、培养国际儒商”的办学理念,经过艰苦创业,不懈努力,建成外向型应用人才重要培养基地,赢得社会的广泛赞扬。多次荣获省级“文明学校”、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贾庆林同志给予高度评价,誉之为“外贸摇篮”。

学院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师资结构逐年优化,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敬业爱岗的教书育人队伍。在200多名专、兼教师中,35%以上是博士、硕士,30%以上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学院常年聘用英语、日语外籍教师。随着发展的需要,每年不断补充优质师资。
  学院重视专业建设,形成经济、商务、贸易、外语为主,文理相融,经管结合,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现有经贸外语、国际经济贸易、物流与信息管理、工商管理和人文社科等5个系,开设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金融、商务英语、商务日语、旅游英语、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经济信息管理、海关管理(报关与报检方向)、会计(涉外会计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等20多个专业及方向。同时积极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福州大学等省内外知名院校联合办学,开辟“专升本”通道。与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长期合作交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办学水平。学院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招生与就业形势喜人,新生报到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均名列全省前茅。
  学院校区位于福州马尾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占地500多亩依山傍水,新建楼群拔地而起,与莘莘学子、琅琅书声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学院一贯重视校风、学风、教风建设,形成了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积极向上的和谐校园文化。同时加大改善办学条件的力度,积极建设管理、贸易、财会、金融、物流、商务各类模拟实验室,拥有网络中心、语音视听室和多媒体教室等一批现代化教学设施。在校外组建数十个实训、实习基地。通过努力构建“校企合作”、“社会服务”、“校际合作”、“国际合作交流”四大平台,形成办学特色。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玉汝于成。“自强不息,追求卓越” 的贸院精神,激励和鞭策着贸院人继续奋斗拼搏,再创辉煌。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期待青年学子加盟,携手共建新贸院!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自成立25年来,为我省培养了近5000名的外经贸人才。他们独立创办了数百家的外贸公司,成为我省对外贸易的一支重要力量,为福建的经济腾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福建财茂纺织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训财先生,系我校83届对外贸易业务专业毕业生。其公司在中港两地发展成一个“香港贸易行,内地外贸公司,生产厂家”一条龙运作的企业。在2003年福建民营企业出口额排行榜上名列第一,实现进出口总额7176万美元。
   
厦门中信隆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章兴金先生,系我校87届外贸财会专业毕业生。公司是从事进出口和服务为主的综合性外贸企业,2003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555万美元。在2003年福建省民营外贸企业出口额排行榜上名列第三。
   
香港星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忠国先生,系我校88届对外贸易业务专业毕业生。公司集开发设计、产品制造、出口贸易为一体,2003年创汇达4000多万美元,直接或间接提供就业岗位3万多个。
   
福州德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吴体芳先生,系我校89届对外贸易专业毕业生。公司主要经营工艺陶瓷、塑脂礼品、家具、鞋帽、五金等产品的出口业务,200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评定为“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企业”,2003年创汇3000多美元,间接提供就业岗位3.5万个。
   
在我院的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不胜枚举的杰出企业家和先进人物,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亿万富翁、千万富翁和百万富翁。众多校友成为外经贸工作的业务骨干、部门领导或驻外代表。随着我院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质量的逐年提高,作为培养外向型经济建设人才的摇篮,我们将为我省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培养更多质量更高、更实用的中、高级外向型专业人才。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20042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坐落在美丽的东南沿海开放城市——福建省会福州市,老校区毗邻福建师范大学,位于仓山区吴厝顶;新校区位于仓山区城门镇三角埕,背靠白云山,南望乌龙江和五虎山,紧靠福厦公路,毗邻福州长途汽车南站和火车南站,是一所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融历史、人文、生态为一体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以来,经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2006年被福建省政府评为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砥砺出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校训精神,孕育了崇德、勤学、求实、创新的校风,不断推动学院教育事业向前发展。凭借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春风,学院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学院以实施全日制普通专科教育为主,兼有成人高等函授教育、在职干部培训、中外合作办学等,主要培养当前中国加入WTO后急需的外语、经济、贸易、管理、科技等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是福建省实施外语和经贸人才教育培训的重要基地。

    学院总占地281亩,校园建筑面积14.27万平方米。拥有行政图书大楼、教学大楼、实验室大楼及崭新的学生和教师生活公寓。校园环境清馨、优雅,文化氛围浓厚,是学习和生活的理想学府。

    学院实验、实训设备先进,设施配套齐全,建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网络实验室、通讯实验室、商务实验室、财会电算化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等实验、实训室,拥有教学用计算机1080台,语音室座位数562个,多媒体教室座位数6154个;馆藏书刊丰富,馆存图书达37.55万册,设有外文阅览室、视听阅览室、期刊阅览室和超星数字电子图书馆分馆;学院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学生公寓生活设施配套齐全。

    学院设有外语系、经济管理系、商务贸易系、计算机信息系和公共基础部5个教学部门,高职专科设应用英语、应用日语、报关与国际货运、国际商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金融保险、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电算化(涉外方向)、物流管理等20个专业,五年制专科设有商务英语、旅游英语、旅游管理和电子信息技术4个专业,在校生4480人。

    学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力量雄厚,已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拼搏向上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332人,其中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110人,副高及以上职称94人。为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学院选派优秀教职工远赴菲律宾等国深造。

    学院充分发挥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毗邻港澳台、面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目前已与美国宾州圭内斯大学(GMC)、新西兰奥克兰商学院等外国高校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办学以来,学院确立了创特色民办高校,打造高职教育品牌,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立足福建,依托行业,服务于福建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建设,成为一所以外语经贸为特色,涵盖外语、经管、商贸、电子信息技术和通讯等专业大类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始终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经过不懈努力,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曾先后荣获平安校园福州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福建省赛区“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优胜奖;第十一届“21世纪——澳门之星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南部地区总决赛二等奖;“2005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决赛国家和省级一、二、三等奖; 2007年第四届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福建赛区复赛省级二、三等奖;2004-2006年连续三年全体新生参加福建省高校计算机一级考试,均名列福建省全省普通高校第一名等。

    面向二十一世纪,学院将以市场为导向,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以教学为中心,以高职教育为重点,以质量、特色求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学院的全面发展,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具有特色的海峡西岸一流高职院校!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是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政府举办,教学业务由福建省教育厅管理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学院是一所集网络本科、高职专科、五年专科、成人专科于一体的多层次、多规格办学的经贸类学院。

    学院坐落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著名侨乡泉州市鲤城区南环路,背靠旅游圣地紫帽山风景区,依山傍水,交通便捷。

    学院占地350亩,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全新规划设计建设的校园体现了现代与配套,教学设备完善,生活设施齐全。拥有标准体育场、多媒体大中型现代化教室、计算机中心、电化教学中心、各类实验室、教学模拟教室、在建8500平方米图书馆,校外与十二家工业、贸易等公司建立实训基地。为满足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为强化实践教学,培养高级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提供了重要保证。

    学院拥有一支敬业负责、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和富有进取精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其中副教授级教师占专职教师28%,高中级职称教师占59.6%,双师型教师11人,另有包含在读的硕士研究生29人,有相当部分教师取得了可喜的教学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省、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学院奉行教育三个面向的方针,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以教书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天职,秉承以人为本铸人铸魂的教育理念,注重素质教育,致力校园文明建设,努力创造文明安全的育人环境。被评为泉州市创安合格单位、泉州市直文明单位

    学院设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依托蓬勃发展的泉州侨乡经济,与各地人才交流中心联网,与各类企事业单位挂钩,定期召开人才供需见面会,为毕业生提供大量就业机会。近年来,学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

    学院实行奖学金制度,为贫困学生开设入学绿色通道,帮助贫困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

    目前,学院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弘扬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为把学院建设成为富有侨乡特色的地方高等学院而努力。

    学院2005年面向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安徽、河北、黑龙江七个省招生。招生专业:网络系统管理、服装设计、会计、会计与审计、国际商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商务英语、文秘、多媒体设计与制作。   

 

    福建华南女子学院位于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厚重的福州仓山学区。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08年的福建华南女子文理学院,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

  福建华南女子学院全国第一所具有国家承认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全日制民办女子普通高等学校,面向福建省招生。学院设有实用英语专业和外贸英语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和鞋类设计与工艺专业;以及儿童教育专业、营养食品检验与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家政专业和涉外旅游管理专业。

  学院基础设施完善,除教学楼、综合楼、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外还配备计算机网络中心(配有先进的多媒体演示室,生均8人就可拥有一台先进的多媒体电脑)、语音室、实验室、服装教学电脑辅助设计室、酸奶生产实验车间、西点焙烤室等,以及与社会协办的实验幼儿园、服饰公司、示范社区等教学实践实习基地。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9人,外籍教师12人,兼任教师95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有47人,博士6人,硕士23人;同时学院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先后选送近20名教师到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美国世纪大学、日本广岛大学、泰国易三仓大学等国外高校攻读硕士学位,同时支持与鼓励学院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位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专项培训。

  学院作为全国民办高校先进单位之一,十分重视保持自身的办学特色与教学教育质量,以特色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学院根据女性的特点除了加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外,还注重对学生英语口语与计算机技能的训练,要求她们有较流利的日常口语交流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1997年学院被评为全国民办高校先进单位。2004年民政部授予学院全国先进民间组织称号。学院理事长陈钟英教授被评为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

  学院对外交流活动成绩显著,自1985年起,通过各种渠道引进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外籍教师80多人近200人次;还分别同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美国普吉湾大学、美国世纪学院、芬兰瑞典职业技术学院、韩国梨花大学、日本Jogakuin大学和菲律宾施利蒙大学签订校际合作交流协定,进行学术交流、定期互派访问学者、选派教师到该院任教、接受该院青年教师前往留学深造以及推行“3+1”毕业生留学计划。

  学院还设立北美校友会奖学金余宝笙教育基金钱焯英博士奖学金等多种形式的校友奖助学金以鼓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学院重视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与社会有关部门与用人单位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毕业生一次性就业报到率保持在85%以上。

  学院创办以来,得到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李岚清、贾庆林、贺国强、陈慕华、雷洁琼、陈明义、习近平、汪毅夫等国家和省、市领导都曾来院视察、指导工作。

 

      华侨大学是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国家于1960年创办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是中国政府重点建设大学和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的大学,是面向海外开展华文教育的主要基地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华侨大学以“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为办学方针,坚持“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和“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办学理念。学校设立董事会,实行校长负责制。国家领导人廖承志、叶飞亲自担任首任、次任校长,现任校长为博士生导师丘进教授。学校董事会由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归侨等各界知名人士、专家、领导组成,庄希泉、胡平、贾庆林、陈明义、宋德福等先后任董事长。
  华侨大学现有20个学院,9个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6个硕士点,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法律硕士(JM)、工程硕士等4个专业硕士学位点,62个本科专业;1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科涉及理、工、经、管、法、文、哲、史、农、教育10大门类。
  华侨大学有教职员工2115人,其中专任教师1129人,正副教授457人,具有博士学位255人。博士生导师48人,历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列入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列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
  华侨大学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备和公共服务体系。学校在泉州、厦门两市设有校区,校园总面积226.8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34万册,电子图书80万册。各类研究机构6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
  近半个世纪以来,华侨大学共培养海内外各类人才9.9万人,其中境外学生4万余人。目前各类在校生2.8万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500余人;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港澳台和外国学生3600余人,是全国华侨学生最多的大学。学校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为主导,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一校两生、因材施教”的教学特色,“一元主导、多元交融”的校园文化和“宽容为本、和而不同”的校园精神,人才培养成绩斐然。其中学生男篮在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已举行的十届赛事中六次获得总冠军。
  华侨大学大力发展服务于海外华侨华人的华文教育,在泰国曼谷、印尼泗水、菲律宾马尼拉及香港、澳门等地设立办事机构。学校积极开展对外教育和学术交流,同境外40多所高校和相关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
  今日之华侨大学,正以全面发展华文教育、全面建设厦门校区、全面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三大任务为核心,致力于建设成以华文教育为特色、以工程学科为优势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成为海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以上数据截至20081231日)

 

仰恩大学1987年由爱国华侨吴庆星先生及其家族设立的仰恩基金会创建,经国家教委(现教育部)批准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1988年由福建省政府办学。为着国家教育改革的需要,从19947月起,仰恩大学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试点,由仰恩基金会独立办学。仰恩大学是全国第一所具有颁发国家本科学历证书和授予学士学位资格的私立大学。

仰恩大学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市北郊。校园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环境幽雅。学校占地面积2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体育场馆面积14余万平方米。学校所有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均可进行多媒体教学;建有先进的网络中心、计算机中心、多媒体语言教室、多媒体阶梯教室、多媒体计算机教室,以及各类专业实验室和大型模拟实习基地;学校还建有满足教学、科研需要的大型图书馆和丰富学生课外活动能容纳万人的文体中心,以及大量的各种运动场地。学校的体育运动、文化娱乐、食宿、医疗设施先进齐备,条件优越。学校管理严格,重教育人,是学习求知和陶冶情操的理想场所。

仰恩大学坚持从严治校、从严管理、从严施教,实行现代化知识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办学原则。学校全体教职员工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负责学生在课外自由活动中的精神文明教育,使学生具备优良的思想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20018月和20025月,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和福建省政府分别授予仰恩大学“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福建省教育系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光荣称号。20066月由中共福建省委授予仰恩大学“福建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

仰恩大学坚持教育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试点,仰恩大学深受中央领导、教育部、福建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重视,同时还受到国外大学的关注。仰恩大学实行英汉双语教学,各专业除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各类课程进行教学外,特别加强英语、计算机的教学。学校聘请有50多名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专家、教授在校执教。学校四年一贯开设英语课程。学校提供各种学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八级统考从。三年级开始,学校各专业设立“专业英语课”。各专业的部分主干课程采用国外大学使用的原版英文教材,由外国专家教授用英语讲授,并把英语、计算机和专业课三者结合进行教学。

学校重视计算机教学,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通过福建省计算机等级一、二级考试。学校要求和鼓励理、工科类专业学生积极参加计算机二级、三级考试及各类计算机应用师考试,鼓励其他专业学生积极参加计算机二级考试。计算机系学生必须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和组网建网知识。

仰恩大学现有5个学院, 14个系,5个部,30个专业,在校本科生14000余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校将陆续增设新的系和新的专业。

仰恩大学具有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学校重视同国内外著名大学的交流与合作。仰恩大学选聘国内外学有专长、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事业心强的教师来校任教。

仰恩大学实行学年制和学分制相结合的双轨制。根据市场经济和教育规律科学地制订培养计划,合理配置课程内容,通过四年的学习,培养出基础扎实、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适应性和竞争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学校重视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和思想情操的陶冶。学生在毕业后可用中文、英文直接处理有关业务,具备能在国内外谋职和创业的能力。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外语系科的前身可追溯到1907年创立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英文和日文科目、1908年创立的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的英语系和1915年创立的私立福建协和大学的外语系。从20世纪初至1953年,由多所院校合并、改名、迁址、最终定址于福州的福建师范学院的外国语言学系(分英语、俄语)成为1972年更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的基础。近百年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环境铸就了今日外国语学院深厚的文化积淀。

  1981年,英语语言文学学科被教育部确认为全国高师院校首批4个英语硕士点之一,在199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评估中被评为A级。1995年与中文系联办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点,成为省“211工程”重点学科的一部分。2005年申报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获得成功。

  学院现有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与文学院联办)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学位授权点,在读研究生200多人。历届培养的硕士生中有60多人考取了北大、北外、上外、广外、南大、北师大和英、美、澳等国内外的著名大学博士研究生,其中50多人已获得博士学位,成为国内外各自领域的专业人才和学术骨干。

  学院目前设置了英语、日语、对外汉语(与海外教育学院联办)3个本科专业。英、日语专业均是1972年恢复招生;对外汉语专业2004年开始招生。在读全日制本科生1088人。数十年来,英语(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八闽大地享有盛誉,本科毕业生已连续两年保持近1/3的研究生考取率。该专业在2004年全校专业建设评比中荣获第一名,被评为福建师范大学首批重点品牌专业。自1992年以来学院学生参加全国英语专业四、八级统考的成绩和及格率均以一定幅度超过全国各类院校同类专业的平均水平,以较大幅度超过师范院校同类专业的平均水平。

  挂靠学院的校级单位有“外国语言与文学研究中心”、“日本语学研究所”、“国际语言培训中心”和《外国语言文学》编辑部。《外国语言文学》是全省唯一公开发行的外语类学术刊物,经中国外语期刊检测中心评估,被评为优秀期刊。 

  学院在仓山和旗山两个校区共拥有12个外语专业多媒体数字化语言实验室,软硬件系统居国内一流水平。学院网站集科研、教学和实用资源于一体,年访问量达500万人次,成为推动学院与国内外学术界广泛交流的多元平台。经过多年的建设,我院目前拥有22个中小学英语教学实习基地以及多个英语、日语涉外、贸易实习基地。我院资料室成立于1972年。至2007年,资料室已藏有中外文图书近13000册左右,中外文期刊125种,中外文报纸18种。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20人,其中专任教师182人,教授16人,教授、副教授占40%以上,硕士、博士占70%。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符合我校及我院的目标定位,符合岗位资格的主讲教师比例达到97%。学院科研硕果累累,近5年出版学术著作18部,译著41部,发表论文557篇,同时还编写和出版了大量教材。在历届省社科优秀成果评奖中获奖级别和数量均居全省同类学科第一,所承担的国家和省部级的科研项目的数量居全省同类学科第一,具有教授职称的学科骨干人数亦居全省同类学科第一。  

  学院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1名干部被评为省优秀党务工作者,1名教师被评为省优秀共产党员,1名党务工作者被评为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1名政工干部荣获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及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等称号,3位教师获评校“师德之星”,2位教师获校“十佳青年”,学生中有2人荣获“全国三好学生”称号,4人荣获“省十佳大学生”称号。党政领导与全院教职员工坚持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水平的教学,以高素质的教师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团结一心,努力拼搏,奠定了新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创办于 1978 年,由英语系、日语系、德语系、大学英语教学部、剑桥商务英语考试中心以及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所等组成。现有英语、日语、德语三个本科专业,一个硕士点(英语语言文学)。开办成人教育、自考“经贸英语”本科和“外贸英语”专科等。学院现有教职工 158 人,其中在职正副教授 共37 人,讲师 64人。专任教师中6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常年聘请近10名左右外国专家到院任教。 

学院在英美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文体学、应用语言学、外语教学等方面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近3年来,我院教师承担部级教研教改项目2项,省社科十一·五规划项目2项,省教育厅社科类项目44项。省级挂牌精品课程3门。校级教改立项12项。2004至今三年中全院教师共发表科研论文、论著150篇(部),教研论文27篇,编写出版教材、教辅16,获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

学院坚持教学和科研相结合,走开放式办学之路,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科研和教学团队,为本科人才培养服务。学院注重学生实践和新能力的培养,学院培养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近三年,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平均达到 96%左右。近年来大学英语的四六级考试均名列省属高校前列,英语专业的四级考试通过率平均为94.8%,八级考试平均通过率为92.7%,日语专业02级学生首次参加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主办的 “日语能力考试”(分四级,一级为最高级),一级通过率为78%,二级为100%。03级再创佳绩,一级通过率达到98%,均高于全国重点大学平均通过率。

学院教学科研设备先进,新老校区现有10间专业语言实验室。新建5间,其中包括3间专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1间多媒体“口译”训练实验室,1间开放式自主语言实验室,能更加有效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视、听、说、译等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效果。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活动,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来本校讲学,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内外其它院校访学和交流。05年开始,学院建立了学生海外交流机制,每年选派若干品学兼优的学生赴日进修,这在开发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

继往开来的外国语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走创新之路,走特色之路,走质量办学之路,走科学管理之路,为把学院建设成为社会输送从事外经、外事、翻译、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心而努力!

 

 厦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成立于2004年,是在原厦门大学国际贸易系和厦门大学经济系世界经济教研室基础上整合而成的。 国际经贸系前身厦门大学国际贸易系创办于1947年,经济系世界经济教研室成立于1981年,均属国内最早或较早建立的国际经济贸易理论及应用学科教学科研单位。1955年,厦门大学财经学院改为经济系,贸易系改为经济系属下的贸易经济专业;1959年,贸易经济专业在全国高校专业调整中停办;1976年,国际贸易系在国家外贸部、福建省外贸局帮助下复办。200411月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由国际贸易系与经济系世界经济教研室合并组建厦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1981
年,我校国际贸易学专业、世界经济专业开始招收研究生,1998年获准招收博士研究生,2003年新设服务贸易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2004年新增国际经济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现拥有国际贸易学和世界经济2个福建省重点学科。在2005年全国最新的专业学科排名中,厦门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科处于全国同类学科前列。
    
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两个本科专业,国际贸易学、世界经济、服务贸易学、国际经济学4个博士和硕士点;国际贸易、世界经济、服务贸易、国际商务、商务英语等5个教研室;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世界贸易组织(WTO)研究中心、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美国康乃尔(Cornell)合作中心等专门研究机构;电子商贸与网络营销多媒体实验室(本科教学评优工程项目),多媒体视听实验室(211工程项目)。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拥有一支教学与科研素质较高、年龄与学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共有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14人,讲师8人,其中6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现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闽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中央直接联系掌握的高级专家2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同行评议专家1人;此外,聘请王洛林等国内外近20位著名专家为兼职或客座教授。本系教师在国际经贸理论与实务、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国别经济与贸易(美日欧盟)、国际货币合作、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市场营销、中国对外贸易理论、服务贸易、商务英语及基础英语等研究领域都有良好的学术建树,尤其在世界经济与贸易理论、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与税收、国际货币关系、国际投资研究、欧盟研究、世界贸易组织的反倾销规则、国际市场营销、国际产业竞争力、服务贸易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前沿。2003—2005年,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师共发表了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含论著、教材、译著)10多部,主持国家、省部级和横向课题30多项,获得省部级奖励10多项。
    长期以来,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学术探索活动,坚持走自己特色的办学道路。依托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专业门类齐全,综合实力较强的优势,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和一专多能。目前,我系所设课程主要有《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 高级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中国对外贸易研究》、《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国际投资理论政策》、《欧洲经济与金融》、《服务贸易学》等数十门博士、硕士课程以及《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市场营销》、《消费行为分析》、《国际商务》、《商务英语》、《外贸函电》等众多本科层次的专业理论和实务课,着重对学生进行现代经济学专业理论与方法、管理学基本知识、商务与外国语技能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经济建设中,具有更广泛的适应力,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大的发展潜力。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学生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3届金奖,在全国“CCTV”杯英语演讲赛决赛获得好成绩,在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受到外国政府和部门首脑表彰,在众多其他赛事中的卓越表现,均反映出该系人才培养取得的积极成效。
    
创建迄今,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已为国家招收和培养了博士研究生41人、硕士研究生416人、本科生2841人。其中不少毕业生成长为经贸战线的领导、管理干部和业务骨干。近年来,我系有部分优秀毕业生被选送国家商务部、国家外交部、海关等重要单位,或被免试保送本校及国内一流的兄弟院校继续深造,大多数毕业生活跃在国内外的各行各业岗位上,工作踏实、成长迅速,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还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美国康乃尔大学、SIUE大学,日本中央大学,韩国仁荷大学等高校保持较为密切的学术交往,约60%的教师有出国学习、访问进修经历。还接受法国、加拿大、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留学生来系学习深造。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成立于1999年,前身外文系建于1923年,是厦门大学最早成立的院系之一。目前,学院下设英语语言文学系、外语教学部、日语语言文学系、欧洲语言文学系和法语语言文学系,拥有1个博士点(英语语言文学)、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等学科点)、5个本科专业(英语、日语、俄语、法语、德语)和1个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学院设有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日本语教育研究中心、双语词典与双语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等研究单位和4个各类外语考试中心和培训中心。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和科研成果丰硕。现有专任教师150人左右,其中正、副教授60多人,同时聘请外籍专家和教师36人。教师中,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省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入选省、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2004年至2007年,全院教师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近400篇论文,出版了专著、译著、教材、工具书等100多部。20052008年,学院承担了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7项省部级项目,9项欧盟项目。

2008年,学院在校学生近1500人左右,其中博士生33人,硕士生356人,本科生1090人;同时承担全校各院系的13500多名非外语专业学生的外语教学任务。学院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取得一系列优秀的教学成果。

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政同心,精诚团结,推动学院事业的协调发展。四年来获得省、校级奖励有:福建省教育工委支部立项优秀成果(2项),福建省巾帼文明岗厦门大学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厦门大学优秀基层工会厦门大学离退休工作先进集体厦门大学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厦门大学五四红旗团委(2项),厦门大学先进基层党团组织等荣誉称号。 

学院还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和合作,与英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德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高校建立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关系,试行本科生“31”(三年在国内学习,一年在国外学习)和研究生“21”(二年在国内学习,一年在国外学习)的办学模式。

历年来,学院学生在全国各种外语等级考试中成绩均名列前茅,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外交、外事、外贸、金融、新闻、教育等部门,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外语高级专门人才。知名学者周辨明、林语堂、洪琛等学贯中西的知名教授先后来院任教,台湾诗人余光中、泰国侨领蔡悦诗、陈汉洲及金融业界精英朱德贞、李小加曾在此求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9956月由原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原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合并组建的广东省涉外型重点大学。原广州外国语学院成立于1965年,是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直接管理的3所外语院校之一。原广州对外贸易学院成立于1980年,是原国家外经贸部(现商务部)直接管理的4所外贸院校之一。200810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划转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管理。
   
学校位于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华南经济中心广州市。学校现有3个校区,总面积2290亩,其中北校区坐落在国家风景名胜区广州市白云山北麓,占地面积939亩;南校区位于广州大学城,占地面积1095亩;大朗校区坐落在广州市大朗,占地面积256亩。校园内小桥流水,绿树成荫,环境幽雅,空气清新,是陶冶情操、求学、授业的理想之地。
   
学校目前设有20个教学单位(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财经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法学院、英语教育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高级翻译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艺术学院、MBA教育中心、体育部、继续教育(公开)学院、国际学院(出国培训部)、留学生教育学院),1个独立学院(南国商学院),53个本科专业(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语、泰语、印尼-马来语、越南语、朝鲜语、阿拉伯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电子商务、经济学、保险、金融工程、国际商务、商务英语、市场营销、会计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税务、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法学、外交学、国际政治、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应用心理学、社会工作、翻译、新闻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音乐表演、艺术设计、音乐学、舞蹈学、葡萄牙语),分布在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教育学7大学科门类。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恢复研究生制度后较早获得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单位之一。现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外国语言文学),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法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翻译学、比较文化研究、俄语语言文学),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外国语言文学),2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国际贸易学、企业管理、会计学、文艺学、世界经济、区域经济学、国际法学、民商法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际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西班牙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翻译学、商务英语研究、欧洲学、比较文化研究、外语教学技术与评估),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工商管理硕士(MBA)、翻译硕士(MTI));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6个省级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法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国际贸易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省级名牌专业(英语、法语、国际贸易、金融学、日语、市场营销、会计学、工商管理);1个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普通高校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非通用语教学与研究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3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翻译学研究中心),5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越南语+朝鲜语+泰国语+印尼语、英语、法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有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交际英语、英语语音、英语口译),12门省级精品课程(交际英语、英语语音、英语口译、国际贸易、当代英国概况、市场营销学、英美文学、电路与电子基础、法语口译、基础日语、法律英语、物流管理学);有2种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现代外语》、《国际经贸探索》)。 

 

    珠海市外经贸专修学院是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成立于1995年。学院座落在 现代化国际花园式海滨城市——珠海,现有四个校区,占地面积约66万平方米,各类在校生达8300余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 中、高级双师型职称的教师队伍有260余人。学院与多所中外名牌大学合作,采用国际CBET教学模式,推行六双教学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文化水平。全国首创实施情商、智商和政治素养教育,提升学生就业的硬实力、软实力和巧实力。
   
学院拥有三声同译的国际会议厅、多功能厅、开放式实验室、科研开发中心、大型电子阅览室、多媒体阶梯教室、语音室、计算机实训室、CAD/CAM实验室及模具、汽修实训基地等先进教学设施。同时园区配套有银行、邮政、商务中心、餐厅、图书馆、医疗及室内外运动场所,安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60多名专职保安二十四小时值勤,当地派出所在学院设立警务室。
   
学院与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广东茂名学院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让在校生毕业生获取名校文凭,并同加拿大皇家大学、印度迈索尔大学、英国诺森比亚大学等国外大学开展联合办学的合作,为毕业生出国留学搭建了桥梁。
   
学院以保障毕业生100%优质就业为已任,与著名企业签约委培合同,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办学十四年来为珠海三角及港、澳地区各类企事业单位输送了六万多名各类专业人才。在全国同类院校评比中获得全国百佳、广东十强、珠海领先的殊荣。

 

    武汉科技学院外经贸学院,是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工、文、经、管、艺相结合、相互渗透的本科独立学院。学院座落于景色秀丽的武汉江夏阳光大道,占地面积500亩,建筑总面积为11.2万㎡,目前在校生规模6682人,其中本科生4486人,专科生2196人。学院周围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林立,具有浓厚的人文学术氛围,是学习、研究的理想之地。2008年被中国教育研究院评为全国最佳独立学院

    学院外经贸学院坚持育人为本理念。创建了SMT三位一体育人新模式,制定了立志修身,学以致用的院训,要求全体教师树立为人师表,教以致用的优良教风。学院一切工作以学生为中心,全方位为学生服务,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宗旨,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武汉科技学院外经贸学院生活设施齐全、教学设备先进,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和以每个教室为终端的电教闭路系统,为传授现代知识提供了先进手段;专业权威的图书馆藏纸质图书41.51万册、电子图书6.8万册,方便快捷的电子阅览室,宽敞明亮的图书报刊阅览室为师生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遍布各个角落的校园网让时空的距离变得更近;而篮球场、排球场、健身房、散打室、形体房又是强身健体的好去处。更有热情奔放的学生、文雅博学的教师。这里的一切无不展现出这所新型大学的青春活力和现代气息。

作为一所新型的高等学府,学院坚持“办人民满意的大学”的理念,努力实践名师、名校、名生的“三名”战略,以质量谋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目前学院教师有专、兼职377人,其中有40%具有教授、副教授以上职称,博士、硕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5%,还有多名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师。同时学院还长期聘请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专家讲学;20余位企业家、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作为特聘教授,使学院离市场更近、离世界更近、离未来更近。

学院目前设有服装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艺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会计学、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测控技术及仪器、生物工程、工业设计(理工)、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纺织工程(纺织品贸易方向)、轻化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广告学、英语(科技贸易方向)等41个本科专业(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国际货运代理、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市场营销、涉外会计、商务英语等18个专科专业(方向)。面向全国10余个省市招生。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学院对培养人才的规格定位是:推行“1234”特色教育(即:1.外语、2.计算机、3.专业、4.多证书)方案;熟练掌握英语听、说、读、写及实际运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商业竞争能力和独当一面开展工作的适应能力;学生具有高尚的品质和优雅的气质,有鲜明的个性,特别是在信息处理和沟通能力方面能适应对外交往的需要。

 

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20037月由湖南省对外经济贸易学校和湖南省经济贸易学校合并升格而成,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4年成立的湖南省粮食学校。学院是由湖南省商务厅主办,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全日制高等职业学院。  
  我院现有南校区、北校区和新校区三部分。南校区位于长沙市莫家坳,北校区位于长沙市火车南站望岳村。南北两个老校区总占地面积258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4.9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7629.9多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1599.80万元。新校区位于望城县丁字镇。学院教学机构设43部,即国际商务系、商务外语系、现代服务贸易系、商务信息与技术系、国际部、实训部和公共课部,并设有高职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研究所。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物流管理、应用韩语、电算财会等19个专业,其中省教改试点专业2个。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5452人,其中三年制高职3901人。
  建院初期,面临着原两校区人心、文化的融合,外贸和内贸的改制,中专向高职的过渡等重重困难,学院党委、行政率领全院师生员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改革,团结奋斗,经过五年的努力,使学院各项工作有了明显的起色。
  学院占地面积由老校区的258亩增加到新校区的706亩,建筑面积由8.9万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11万平方米。两校合并时共有教职工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不到200人,没有教授,仅有高级讲师4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仅5人,更没有省级专业带头人和省级青年骨干教师。截止2008630日,全院在岗教职工411人,但专任教师达到243人,教授5人,副高职称74人,硕士学位教师62人,省青年骨干教师1人,国内访问学者4人,省级专业带头人2人,院级专业带头人19人。三年制专业数由原来的2个增长到现在的19个,教改试点专业从无到省教改试点专业2 个。图书馆馆藏图书由31万册到现在的76万册。招生人数由年招900人增长到现在的2000人。科研从无到有,2004-2008年,共立项课题78项,其中国家级课题5项,省课题24项,厅级课题9项。导入UIS(大学新形象设计)工程,提升了学院文化,提炼了办学理念,健全了学院制度,重塑了学院形象,为文化强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坚持“以国际视野办学,育‘双高’创业人才”的办学理念和“诚信立身,勤奋立业”的校训,初步建成为具有鲜明外语外贸特色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形成了“阳光校园,百舸争流”的校风,“知行合一,行为世范”的教风和“砺志、尚能、创新”的学风。为行业和湖南区域经济培养了4万多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享有湖南外贸“黄埔军校”的美誉。
  学院先后被授予全国外经贸行业外向型人才培养四大基地之一,湖南省外派劳务人员培训中心,湖南省涉外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湖南省旅游教育培训示范点,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商务人才培养基地。

 

    石家庄外经贸职业学院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学府路,占地面积459亩,地属石家庄市滹太新区与国家南水北调工程辐射范围,毗邻河北经贸大学、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大学人武学院等高校,办学环境幽雅,是理想的教育兴学之所。

    目前,学院资产总额达8372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78万元,生均3197元。建筑面积72000 M2。教学用计算机644台,图书馆藏书28万余册,建成了与国际互联网联通的校园网,实现了办公、教学、科研、管理的网络化、现代化和自动化。  

    学院设有财经系、管理系、商贸系、工程系4个系和基础课教学部、高职教育研究室、图书馆等教学教辅单位,设有院办、教务处、学生处、实训处等11个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和党委办公室、团委、学生会、工会等党群部门。                                       

    建院以来,学院先后开办过31个高职专业,目前招生专业16个,即: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应用技术、化学制药技术、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医药营销、酒店管理、连锁经营管理、网络系统管理、软件技术、食品生物技术、报关与国际货运、图书档案管理、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会展策划与管理等。

    学院现有在校生3059人。学院对学生毕业从德智体美各方面提出了具体标准和“双高”要求,即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截止目前,学院已有2005200620072008四届毕业生,累计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1300多名,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80%以上。根据对以往几届毕业生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社会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综合评价满意度为90.1%。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用人单位、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广泛认同和赞誉。

    学院积极采用外部引进、内部培养、社会聘请等多种措施,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教师提出了“懂双教(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做双师(教师和技师)、站双岗(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学院目前共有教师201人,其中专任教师119人,兼职教师82人,教师中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82人,占教师总数的40.7%

    学院坚持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院创办伊始,便与产业组织建立了密切的互利共赢关系。在办学过程中,学院尝试订单式培养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先后与河北新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四药股份公司、新东方商务集团等单位签订了订单式招生、定向就业协议。为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2007年初学院确定了4个教改试点专业和10门重点建设的精品课程,现已取得初步成效。

    学院实行“双证”教育,着力加强职业技能培养。2006年,经省教育厅、省信息产业厅批准,学院成为“电子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鉴定站)”,可鉴定计算机装调工(高级)等四个工种。同年,学院还被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为“省本级就业再就业培训基地”,可培训专业有计算机、化学制药、市场营销等。2007年,经过培训的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其他各专业的毕业生在离校时,多数都取得了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为把握高职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特点,学院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开展教学研究和科研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7年初,经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设立了4项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其中,吴文广教授主持的《高职外经贸类专业英语教学生活化、职业化实践探讨》,被省教育厅列为立项课题和资助项目。

    学院创办以来,始终坚持“面向全国,立足河北,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好机遇,充分利用民办高校独特的灵活办学机制,认真探索高职教育办学规律,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立了“内强管理、外创品牌、深化改革、质量兴院”的总体办学思路,努力谋求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同步协调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西省唯一一所公办的外语外贸类高等职业学院,隶属于江西省商务厅。学院始创于1964年,曾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援助下,设立了江西省国际经济贸易人才培训中心,为中国南方区 域培养中高级外语和外经贸人才,并与上海外贸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合作办学。四十多年来,学院秉承 “严谨、求知、开拓、创优”校训,以“招得进,育得好,送得出”为办学宗旨,以“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为工作总体目标,以“立足江西,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发展思路,为江西省和全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外经贸专业人才,培养出了“缔造光伏神话”的彭小峰等一批著名企业家,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开放型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为响应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和商务部提出的“人才强商”号召,学院以此为契机,学院上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聚精会神抓办学,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按国际标准建校,用世界眼光办学”,紧紧抓住发展机遇,排难而进,通过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办学模式,各项工作按“从严治校、争创一流”的要求,着力抓好新校园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改善了办学条件,扩大了办学规模,增强了发展后劲,学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学院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风景秀丽的瑶湖之滨的瑶湖主校区,占地56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1%,是一所“中西合璧、现代典雅、科学合理、环境优美”的新校园,学院拥有现代典雅的英式、法式、日式、阿拉伯式教学楼和罗马式信息中心大楼,拥有先进一流的室内外标准塑胶田径场、灯光篮球场和网球场。学院固定资产总值6亿多元。其中,罗马式信息中心大楼为学院标志性建筑,楼内设有现代化的同声翻译室、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电算会计模拟实验室、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电视演播大厅、微机房等实训基地。目前学院设有国际商务系、外语系、信息管理系、工商管理系、英语系、会计系、基础教学部等教学管理机构。共开设了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应用德语、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实务、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会计、电子商务、计算机信息管理等20多个专业,其中,商务英语为省级重点学科。目前有在校生13000多人,教职工720人,其中专任教师569人,全部为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学历。学校先后选派了80多人次的教师到国外进修,目前聘请了13名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教师来院教授外语课程,我院是江西省高等院校中拥有外籍教师最多的学院之一。为丰富实践教学,学院还聘请了一批国内知名高校的教授、专家、学者,以及有关外贸进出口公司的总经理、业务骨干为客座教授。

    学院从财力、人力、物力上大力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对毕业生进行正确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再创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观,毕业生就业推荐率达100%。许多毕业生成了外经贸行业的业务骨干;有的已成长为厂长、经理和民营企业家;有的出国留学深造,成为颇有造诣的专家、学者;有的走上了党政部门的领导岗位。

    学院通过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坚持“从严治校,争创一流”,不断“美化、绿化、亮化、净化”校园环境,学院的办学规模和质量在全国和全省同类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先后连续三届被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被国家人事部、原外经贸部授予“全国外经贸系统先进集体”、被全国外经贸行指委会授予“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先进集体”被大江网和江西日报社授予 “江西十大品牌高职院校”。学院为国家培养出近万名外语外贸类合格人才,为江西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20063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了“江西省外向型经济人才培训中心”,正式承担起实施商务部“人才强商”工程的培训任务。

    中国加入WTO后,给学院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目前,全院上下正在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努力抓好中外合作办学,积极探索走国际化办学的新路子。“面向社会办教育,围绕产业设专业,帮助企业育人才”,通过扩大规模、加快发展、从严治校、提高质量、争创一流、树立品牌,用23年的时间把学院办成在江西有明显优势,在全国有较强竞争力,在世界有一席之地的新型高等职业院校。(数据更新截止20093月)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地处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青岛,隶属山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有南、北两个校区。南校区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江西路62号,北校区位于青岛市李沧区中崂路967号。

    学院立足外经贸行业,突出“外”字特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外语过关、专业过硬、计算机操作熟练、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外经贸行业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的人才为宗旨。山东省外经贸企业的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中,我院毕业生占有很大比重,他们当中很多已经成为业务骨干和企业领导,有的走上了全国外贸500强企业的领导岗位,为山东乃至全国的外经贸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学院现设国际贸易系、经济管理系、商务外语系、信息管理系、公共外语部、综合基础部等6个教学系部。开设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涉外会计等20个专业。专业设置以外经贸特色为基础,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所有专业均重视外语能力的培养并开设外经贸通识课程。

    学院已有40多年办学历史和经验,现有教职工近400名,其中专任教师超过75%,教授8名、副教授52名,同时还从专业公司和有关院校聘请了大批专家教授与“双师型”教师来校任教。学院外语师资力量雄厚,6名教师先后在欧盟接受同声传译培训。2008年在青岛奥帆赛中我院两名英语教师担任高级同声传译译员。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科研工作,近年来,有50多名教师主编或参编全国高职规划教材。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外贸英语制单课程教学改革荣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国际贸易法、外贸英语函电、VB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国际贸易实务等五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为保证教学内容与工作一线的紧密结合,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大纲每年均由各行业专家委员会审定。

    学院施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教学严谨规范,教学质量高。2008年我院学生肖雨获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特等奖。在注重让学生学好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院多年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多次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青岛市大学生艺术节等活动中获得较高位次的奖项。

    准确的定位和培养目标、严格的教学质量管理、优秀的师资、良好的生源使得我院培养的毕业生在市场上深受欢迎,在目前日益严峻的就业环境中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坚实的专业基础、扎实肯干的工作态度以及迅速发展的行业环境,使许多同学在毕业后较短的时间内就成为业务骨干,或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就业率高,就业去向好,职业发展前景广阔,使学院每一位学生对自己的未来都充满信心。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是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国办院校,隶属于山西省商务厅。位于太原市龙堡街16号,20006月被授予“山西省文明单位”。2003年又被太原市授予“园林绿化标兵单位”。学院以培养商务英语、国际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国际货运代理等人才为特色,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基础,以创新教育为向导,坚持“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发展特长,提高素质”的办学思想,以“开放、进取、严谨、求实”为校风,努力培养实用型、复合型的国际商务人才。
  学院师资力量强,重视教学科研工作,与加拿大邦德国际学院、哥伦比亚国际学院合作办学,引进外教和办学项目。教师先后公开出版发表得专著、教材、译著、辞书达几十种,论文达千余篇。
  学院实验室齐备,后勤服务体系完善。有可容纳3000名在校生得教学基础设施。图书馆、电教室、微机室、语音室、商品试验室、财会模拟实验室等定时开放,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定时发送外语训练节目和国际商务信息,每个学生宿舍配有程控直播电话,公共场所设有IC卡式电话。
  学院以“强学力行、教学相长”为校训,全力推行特色素质教育。对学生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对优秀学生实行奖学金制度,大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校学习期满,既可获得学历证书,又可获得各项相应的专业等级证书和就业资格证书。
  学院毕业生社会需求旺盛,就业率100%,由学院全部统一安排到省内及沿海城市,在海关、银行、商检、外贸公司、涉外企业、外运、三资企业、司法机构等行业工作。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企业提供了崭新的机遇,为中国人的人生观念、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更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充分广阔的空间。我们热忱欢迎高层次的外经贸人才来校从教,欢迎高考、中考及中专毕业生报考我校。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是一所公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行政上隶属于安徽省商务厅,业务上接受安徽省教育厅指导。

    学院创建于1980年,200469日,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在原安徽省对外经济贸易学校的基础上升格为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主要为社会培养从事国际贸易或相关商务活动所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院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占地面积550多亩,分新老两个校区,老校区位于合肥市宁国路和水阳江路交汇处;新校区位于双凤开发区凤麟路和工业大道交汇处,占地500亩,交通便利。

    学院始终坚持“外贸、外语、外事、培训”的办学特色,自创办以来,一直“围绕‘外’字做文章,依托行业创特色”。学院的大多数专业都与外贸有关,主要为社会培养外向型经济人才。学院始终坚持“管理创新,教育创新”的办学理念。学院拥有一支优秀、精干、敬业、开拓创新的管理团队;学院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提倡创新”作为培养目标,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把“心理教育、形势教育、就业和创业教育、艺术教育、专业技能教育”等纳入教学计划,并且每学期还开展很多有益的、具有我院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

    学院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设专业的办学方向。学院在设置专业时,主要考虑就业、师资、市场、特色四大要素,不盲目跟风。学院现有国际商务、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会计、海关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金融管理与实务、涉外旅游、商务日语、市场营销、旅游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英语、酒店管理、连锁经营管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18个符合市场需求的专科层次专业。未来四年,学院拟再拓展专业12个,使专业总数达30个。目前学院有1个省级特色专业:商务英语、1个省级教学团队:国际商务专业教学团队、3个院级示范专业、7个精品课程。

    学院目前在校生5300多名,现有教职工260多人,专兼职教师180多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6人,讲师40余人,在读博士3人,具有硕士学位29人,国内访问学者2人。学院现有教学系部三个——国际贸易系、外语系和管理系。外贸业务和外语教学尤为突出。学院教师教学教研能力较强,近两年来,公开出版教材近160部,主编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5部,主编安徽省十一五规划教材7,发表论文350余篇,已结项或立项的项目达数十个。学院在近三年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安徽省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1人,2008年省级教坛新秀1人,2008年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人,2008年高职高专院校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省级优秀教师5人,商务系统劳动模范1人,获校内优秀成果奖50余人。

    学院现有语音楼一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9个,各类图书资料共21万册,体育场占地面积约26000平方米。教学用计算机520台,语音室4个,电化教室42个,模拟实验室6个,无线听力设备2套,多媒体微机教室19个,目前拥有的教学仪器设备价值达1000多万元。学院建有校园互联网站,教学科研、办公管理均实现了网络化。

    学院承担了全省商务行业人员的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试认证;负责全省外派劳务人员出国培训;承担安徽省商务厅主要培训项目。“十一五”期间商务部启动了“人才强商”工程。我院作为一个专门培养中高级商务人才的职业学院,为安徽外向型企业提供多种业务培训1.6万余人次,参训企业4000多家,培训外派劳务人员1.7万人次。

    学院通过全国统一招生招收高中毕业生,另外,通过全省统一招生招收少量的初中毕业生,分别举办三年制和五年制高职(专科)。学院始终面向市场设置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生素质高。近年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我院就业工作呈现出“向上走、向高走、向外走”的趋势。据统计近三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含继续升学学生),省内就业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合肥及芜湖等大中城市,省外就业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浙江、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

    学院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在坚持从国外聘请专家来校任教,并不断选派教师赴国外交流学习的同时,积极探索与国外高校联合办学的路子,先后与澳大利亚TAFE学院、韩国韩瑞大学、智利圣托马斯大学、加拿大温士顿学院签订联合办学意向书。自2007年学院成立海外留学项目始,现已与澳大利亚科庭科技大学(悉尼)、拉筹伯大学(墨尔本)就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涉外会计、电子商务四个专业签订专科升本科“3+1”项目和专科升本科“2+2”项目;与韩国韩瑞大学就旅游管理专业、商科其他专业签订2+2专科升本科项目。09学年学院拟与澳大利亚科庭科技大学就动漫设计和计算机专业开展更深一步合作。截止20096月我院留学项目已成功送出16名学生赴澳大利亚留学。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以培养商务事业发展需要的服务型、经营型、创业型、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的国家公办高等院校,是培养广西商贸行业经理人才的摇篮。学院前身是广西对外经济贸易学校,建校以来,已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广西商贸行业输送了一万多名中高级人才。大部分毕业生就业于广西,一部分毕业生则分别活跃在广东、上海、江苏、浙江、重庆、福建、云南、海南等省市及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和地区;部分毕业生已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和领导,为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 

    截止20089月底,学院在校生数5783人。学院占地总面积980亩,分为明秀路校区、大学路校区和金陵校区等三个校区,校舍建筑总面积156915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95771平方米。学院资产总值达21180万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480万元;拥有7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8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院图书馆藏书42.58万册,并建有技术设备先进的校园网,拥有教学用计算机1183台,多媒体教室31间共2874个座位,语音室5间共320个座位。

    学院有教职工451人,其中专任教师273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8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8人,专业带头人35人。具有“双师素质”教师109人。研究生以上学历和硕士研究生共102人。常年聘请高水平外籍教师5人,聘请66名来自企业的高水平专家和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任学校的兼职教师。

    学院设有六系两部,37个专业。六系两部分别是:国际贸易系、应用外语系、财会金融系、市场流通系、旅游管理系、信息工程系、公共基础教学部和社会科学教学部37个专业分别是:国际商务、报关与国际货运、国际货运代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应用越南语、应用泰国语、旅游英语、会计、会计与审计、财务信息管理、投资与理财、法律事务、文秘、市场营销、会展策划与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营销与策划、连锁经营管理、涉外旅游、酒店管理、软件技术、证券投资与管理、旅游管理(休闲管理)、涉外旅游(出境领队)、应用柬埔寨语、动漫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方向)、商务管理、应用外国语(桂)(马来语方向)、应用英语(涉外事务管理方向、国际商务交际方向)、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方向)、会计(法务会计方向)、会展策划与管理(桂)(国际会展营销方向)、金融保险、应用缅甸语等专业。

    学院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已与英国桑德兰大学、越南海防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理工大学、丹麦大学、泰国皇家坦亚布里理工大学、泰国碧武里皇家大学等多个国外知名大学开展交流合作。从2006年至今,已有越南语、泰国语专业共358名学生到国外留学。

    学院面向全国22个省、市及地区招生,生源充足,生源质量逐年提高。学院的就业前景好,近几年来毕业生的就业率都在96%以上,连续六年被评为广西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上海思博·国际商务与管理学院是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是全国会展专业指导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到069月,国商学院有一千六百多名全日制在校生,是目前思博学院的二级院系中人数最多的学院。由思博学院副校长、全国外贸院校高职高专教材编委会主编、《对外经贸实务》杂志编委(国家核心刊物)、全国外贸储运丛书副总编、全国国际货运代理资格考试专家组副组长、国际FIATA货运代理资格考试中国专家组成员、全国外贸跟单员考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国际商务单证考试中心主任姚大伟教授担纲学科带头人,聚集了一批对外贸易和物流管理领域的专家,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07届毕业生就业率98.9%,签约率89.98%,居上海市同类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首位。08届毕业生就业率99%,签约率86%

  学院培养方向涵盖国际商务、外贸单证、国际货代、报关、国际航运管理、对外商品检验检疫、国际会展管理、现代物流管理、国际商务英语、酒店管理等专业领域,与上海东方国际贸易集团、上海兰生国际贸易集团、上海中国海运集团、上海笔克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上海浦东报关中心、上海德优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等(集团)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提供各类考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订单培养”,同时提供英联邦国家承认的相关专业证书和出国深造的渠道。

  学院全面实行“双证融通”。对教学课程体系进行合理的重组和整合,根据各类岗位需要努力实施“订单培养”,并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了广泛的校企合作关系,同时积极引进国家考试标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学院是全国国际商务单证考试中心,全国外贸跟单员考试中心,国际货运代理指定考点,上海报关协会报关员培训指定单位,上海市国际商务英语指定考点和培训点,上海市WTO公平贸易培训点,大学英语和英语水平考试点,已拥有包括外销员、报检员、报关员、物流岗位资格证书、国际货运代理资格证书、国际商务单证等三大类共10余个国内外商务类职业资格认证项目,使学生在获得大专文凭的同时,获得多张职业资格证书。

  实行弹性学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利用两年左右时间完成主要课程,利用一年左右时间选择以下成才途径:继续考证、攻读第二专业;企业实习或带薪职前就业;专升本复习;出国留学预科学习。

  加强实践环节教学。从学生就业实际需要出发,通过校内模拟实训室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在校学习期间组织学生直接参与外贸单证、货运报关、货运代理、商品检验、物流管理等主要外贸、物流业务环节的仿真模拟训练和企业实训,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为职前培训奠定基础。

  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学院与新加坡东亚商学院、新加坡物资管理学院合作办学。新方合作学校均经新加坡教育部正式批准与注册,并被中国政府所认可。为毕业生提供完善快捷的升学途径,新方承认思博学院学分,不另设入学考试,学生可在新加坡完成学业,颁发国际认可的高含金量本科文凭,并获得英、美、澳等大学授予的学位。课程设置同样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具有创新性并适应新经济时代需求的特点。作为课程学习的一部分,向学生提供相关行业的带薪实习项目。无英语成绩特殊要求,只需完成思博学院的英语教学计划,并在沪接受新方相应的英语培训,成绩合格即可。相对低廉的学费和生活费用,适合更多的学生家庭。

  除正常的教学外,学院还积极加强与周边地区学校、企业的合作,旨在推动相关专业培训的开展。

  随着国内物流行业即将开放,为进一步推动国内外物流界对现代物流管理理论的研究,促进国内外物流产业人士探讨交流的机会,普及国际物流管理的最新知识,提高物流管理工作质量,搭建客户企业与物流公司合作的平台,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拓展合作领域,学院于2005518日与新加坡物资管理学院、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在上海图书馆报告厅联合主办了“第二届上海国际物流发展论坛”。来自国内外30多家院校、企业、传媒界的250多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部分高校学生参加了会议。举办这样的“论坛” 不仅扩大了我院的社会影响,更是我院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一种形式,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应有之义,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工作的组成部分。

 中外地图总目录 世界政区图 中国地图  亚洲地图  欧洲地图  非洲地图  大洋洲地图  南美洲地图  北美洲地图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图目录

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 -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 -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平潭片区

国际商务人才招聘;小语种翻译英语翻译外贸业务单证跟单报关员外贸QC外贸助理外贸文员国际电子商务国际销售国际物流 

驻海外代表、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国际会展、商务谈判、涉外管理、涉外翻译、涉外法律、涉外财会、涉外旅游、涉外广告、涉外保险、涉外咨询

世界富豪秘籍;管理功能的精髓在于知人善任,激励优秀人才.谋事在于人.任何事业要想求得大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必须以造就人作为根本.

世界500强:企业之间的差距就是人的差距,善于用人是企业兴衰关键.人才是利润最高商品,能够经营好人才的企业才是最终大赢家.

培养人才前提是发掘人才.人才是所有事业基石.自古争天下必先争人,有才能而热心的人方为企业最大财产.

学历并不重要,要有学识.学历就好比商品标签,论才用人要看品质,不要只注重标签价码.

 企业如要发展壮大,要服务于社会,重要的是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教育.

企业找有才干和可以信赖人才很难,要事业成功,重用人才很重要.

企业即人,造人先于造物,企业最大的资产就是人才.

创新,创新是做大企业的唯一之路.

全球各国世界500强企业

世界富豪智慧

   

  国际商务人才 

中国.商务.福建省国际商务人才

版权所有:网站投资和创办者.网站字号:外星摇蓝

商务协会:福州市湖东路199号外经贸教育协会/省开发区协会/人才协会

商务中国:厦门市思明区观音山商务区高雄路18号通达国际中心5

福建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经贸.外经外贸.外经贸.人事与人才.福建省就业公共网

法律顾问-上海锦天城(福州)律师事务所. 福州县市地图.福建省国际商务人才网站-微信号:gjswrc

宣传推广:福建省-国际电子商务人才发展中心.全球国际电子商务平台.福建省项目对接平台.福建省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平台

客户服务:企业QQ635234223.人才QQ335855805.法律QQ635234223.电话0591-87516938-87516938.手机13509358003.邮箱:635234223@qq.com

商务部网站培训.外贸知识网.进出口贸易网.福州5.18.福建6.18.厦门9.8.海西网上洽谈会.广交会.商交会.在线广交会.在线商交会.在线国际商务

国际商务人才招聘;小语种翻译英语翻译外贸业务单证跟单报关员外贸QC外贸助理外贸文员国际电子商务国际销售国际物流驻海外代表、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国际会展、商务谈判、涉外管理、涉外翻译、涉外法律、涉外财会、涉外旅游、涉外广告、涉外保险、涉外商务咨询